如果是這樣的話,在育種計劃中針對這些基因可以提供一種方法來開發改良的谷物品種。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對玉米及其進化祖先大芻草(teosinte)的基因組進行了研究,以尋找選擇的進化信號,并確定了一個與籽粒數量增加相關的數量性狀位點(QTL)。
通過對該基因組區域的精細定位,Chen等人找到了一個候選基因KRN2,它在水稻中有一個同源基因(OsKRN2)。作者確定這兩個基因都與WD40蛋白相關,后者負向調節兩種作物的粒數。Chen等人通過對這兩種作物的基因編輯實驗和對照田間試驗證明,敲除該基因后,玉米和水稻的籽粒產量分別提高了10%和8%,而對其他農學性狀沒有任何明顯的負面影響。